广东探索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从1到N复制到多个农业产业。这为全国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好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作了很好的示范引领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温柔 史成雷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2019年以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以湛江徐闻菠萝为最早的试验田,启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三年来,“12221”体系从1到N,逐渐向全省多个农业产业复制。
广东“12221”探索,有着怎样的创新性意义?对地方乡村振兴有何借鉴参考?未来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南方》杂志记者就此对话全国相关领域权威专家。
有利于破解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难题
王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向集中化、规模化、组织化。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这个做法与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的巨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冬春季,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地区的果蔬成为销往北方地区的主力军,这就使得这些省份面对的是全国这个大市场。广东是我国“南果北运”的重要省份,特别是广东的热带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面临着市场考验。
在这种形势下,单靠小农户难以对接上大市场,也就很难稳定地提升农民的收入。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在市场销售方面的创新,有利于破解“增产不增收”这一长期性难题。
过去很多年里,中国老百姓对食品的需求主要是吃饱;如今,吃饱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老百姓对食品的消费需求,已经从“有”转向“好”,除了要有质量、有营养、有保障,同时追求“新”,这种新在于新鲜程度,也在于新奇体验。
水果消费正是顺应这一需求,菠萝、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越来越成为全国热销的农产品。过去,水果保质期短、家庭小农户难以对接全国大市场,成为“南果”行销全国最大的制约。
如今,在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助推之下,让规模化种植的高品质水果,在冷链、电商等因素的加持之下,做到畅销全国。这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适应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要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做法。
从市场角度出发,这一做法也有很强的创新意义。这一体系将生产、市场、创新、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了整合,把农业生产推向现代化,也把地理品牌培育成有特色、有品质的现代化农产品。在方式和质量上,都进行了提升。
这一做法凸显了如何更好地用市场来配置资源,实现需求引导生产,生产促进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产销动态平衡。具体来说,广东将市场信息、市场需求带入产区,产区可以按照要求来组织生产,促进了产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不光是输出了产品,也将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地理品牌输入到大市场中。
广东长期以来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创新既需要这种创新的氛围,又需要有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这一探索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全国探索的新趋势。可以说广东的做法得到了市场的极大肯定,给农民带来了获得感。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为农业赋能
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传统的农产品体系更多的是以生产者为主体,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合作社等,在经营方面都偏弱,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广东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有着非常明确的导向性,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为农业赋能。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在上游通过让农户、合作社签订质量承诺书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品质,中间通过使用大数据平台、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队伍等各种方式,把产、销更有效率地对接起来。政府引领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搭建,农民可以通过这个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实现对下游市场的有效触达。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不仅仅涵盖了政府和农户两方,还集合了企业、媒体等各种社会力量,使得这个市场体系更加立体化,营销方式更加多元化。这样就能够使得我们传统的农产品,特别是对时效要求比较高的生鲜产品,销路越来越丰富,能够实现更快地从生产到达消费者。
综合起来看,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有三个开拓性的举措。第一,有针对性地大大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市场。以前很多农产品可能更多地局限在本省或者某个距离半径内销售,而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推动下,可以看到,目前徐闻菠萝、高州荔枝等广东农产品已经远销到黑龙江、新疆、甘肃等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海外。第二,在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上游农业生产进行质量管控,比如高州荔枝推进产品分级分拣等。如果没有政府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进行引导的话,下游的市场渠道尤其在互联网加持的背景之下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反馈。第三,通过大数据平台等各种各样灵活的方式,把产销对接变得更积极、效率更高。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从1到N复制到多个农业产业。这为全国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好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作了很好的示范引领。
提高农业组织化的有益探索
徐祥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但为什么一直以来农业都是高风险行业?很关键的一点是生产端不掌握需求端真实数据,导致跟需求相脱节。即使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农业的数字化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广东探索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来看,搭建大数据平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市场主体提供包括价格、销售渠道等数据的做法,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我们国家的农业,长期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组织化程度不够,生产呈现零散化的现象。即使是今天,不少地方的农业企业也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要怎么将农户、企业等组织起来,我认为很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合作,将农业市场主体组织起来。我们看到,广东通过建设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搭建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队伍,完善冷链物流等供应链体系,搭建平台帮助农户对接市场等,是提高当地农业组织化的有益探索,值得关注。
未来,广东还可以从全国市场的角度,提高农业行业的组织化,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完善产业生态,实现信息更透明,避免无序竞争。让生产者更精准地获得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生产和市场的动态平衡,这也是广东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