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洁的“梦想小屋”。人民网 李子佩摄
躺在床上,就能看到“蓝天白云”;坐在桌前,护眼台灯和学习用品一应俱全;粉刷一新的白色墙壁上,贴着几张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照……这里曾经是一个漏风漏雨的小屋,现在已经成为13岁女孩小洁(化名)最喜欢的“梦想小屋”。
爷爷奶奶靠种地维生,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小洁一家的年收入仅有12000元。“原先小洁居住的卧室是用泥土砌的,不仅冬冷夏热,窗户更是只用了几圈铁丝随意挡起。平日里,因为卧室的光照条件不好,小洁就坐在家门口的小桌子上写作业。”在六合区冶山街道社工陆崇雨看来,那时候的小洁害羞内向,也不太爱说话。
为了帮助更多像小洁这样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拥有自己的“梦想小屋”,去年10月初,团省委选择徐州、连云港、盐城、泰州、宿迁五个设区市和南京市六合区,开展“事实孤儿”居住空间改造项目试点工作。小洁的房间便是冶山街道首批建设完成的“梦想小屋”之一。
从小洁的“梦想小屋”启动建设到改造完成后入住,耗时近半年,花费2万元左右。为规范“梦想小屋”建设,六合区为每一间“梦想小屋”都做到了建设有招标、施工有监理、交付有验收,施工方不仅要对顶面、墙面、地面进行全面改造,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的愿望进行“私人订制”。
“姐姐,我是不是很快就能住进去了呀?”陆崇雨还记得完成改造后,小洁开心地询问何时入住的场景。这样一方不大却功能齐全、安静舒适的小小天地,不仅是困境青少年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更是让他们的生活、心灵充满阳光,成为延续希望的爱的空间。
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区县之一,六合区在推进“梦想小屋”建设的同时,当地亦非常注重常态化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好“梦想小屋”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我们将学党史和办实事结合起来,与高校团委共建,引入大学生志愿者,精准聚焦主题实践活动内涵,全面推动“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的落地工作,将‘梦想小屋’后期的关爱建设列为我为青少年办实事的基本任务。”六合区冶山街道团工委书记耿云松表示。
“目前,全区已构建‘1+3+X’的关爱服务体系,‘1’是一间梦想小屋;‘3’是三项结对机制,包括‘一对一’结对帮扶、月常态走访、季集中关爱;‘X’是同步构建少先队辅导员+社会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爱心人士的关爱团队。”六合区团委副书记吴庆明表示,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梦想小屋”46间,以“梦想小屋”建设为“纽”,以常态化结对关爱为“带”,六合正在不断织密“组织网”“资源网”和“服务网”,通过物质帮助和精神关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关爱服务制度化、社会化、项目化,实实在在地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
“以前,小洁都是和我挤在这个小屋里睡的,做作业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现在,她的这个小屋这么漂亮,还有专门的写字台,我每次见她放学回来脸上笑嘻嘻的,比以前快乐了不少,真的感谢你们。”冬日暖阳下,小洁安静地看书学习,奶奶在一旁做着农活,一家人的幸福正在启航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