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区”计划项目团队入驻CK县JM乡后,在乡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住进了JM乡小学学生宿舍楼,随后,便接触到这样一个群体——近60名孩子,每个星期天从自己偏远的家里来到JM乡唯一的小学求学,每个星期五放学后回家中陪伴年迈的祖父母;
他们大多10岁左右,最小的8岁,最大的不超过12岁;他们是一群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是最主要的依靠;他们是一群寄宿生,因为学校离家太远,住读是顺利求学的最好选择。
但是在这个选择后,他们还将面临各种挑战,如寄宿生活适应困难、自主自律能力较弱、生活作息紊乱、情感支持不足、同辈相处矛盾,以及部分群体间还隐藏着校园欺凌的风险等等。
正如人民网曾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报告:寄宿青春》一文所述,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正面临着,在寄宿生活中“挣扎成长”。
目睹他们的“挣扎”,团队社工通过调研分析出背后原因,并进一步探寻有效对策且真正践之于行。
因:家庭陪伴缺位,学校“寄而难育”
长期被“留守”,父母陪伴缺位,家庭支持脆弱,是JM乡大多数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失。
又因时空限制等,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常常无法畅通地与父母交流,也很难得到父母及时的回应和帮助。
而学校通过寄宿制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保障学业的居所,但还未能让寄宿学校成为给予孩子们充分陪伴、有效教育的“家”。
如何弥补家庭陪伴的不足,增强学校的家庭替代性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改善“寄而难育”的困境,为寄宿留守儿童带去更多健康成长的资源和力量,是团队社工思考的首要问题。
策:以陪伴教育为引导,以参与互助为核心
新教育改革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主张,其基调主要是陪伴,强调了陪伴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和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充足的陪伴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
而寄宿留守儿童如果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广泛的同辈生活中,会获得丰富而均衡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历,从而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增强自信,且可以更好地表达意见,更加主动全面地发展。
综上,团队计划通过整合多方力量(乡政府、学校、社会力量等),挖掘内部资源(儿童自身),运用陪伴教育服务,致力于建立一个寄宿留守儿童的组织,也是孩子们在学校的“家”,并以这个“家”为立足点,推进儿童之间的参与互助与结伴成长。
行:搭平台建组织,齐参与促互助
给力的平台:“三余”互助社
项目团队首先寻求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并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与JM乡小学达成了合作共识,并获得场地和物资等支持。
同时,还邀请到了乡里的西部志愿者、政府青年职工、学校生活老师等一同参与到陪伴教育行动中。经过长时间努力,在各方的支持下,“三余”互助社终于应运而生。
“三余”取自于“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其旨意在于孩子们可用课下业余时间充分互动交流,而陪伴教育服务的开展也主要基于互助社这一个平台。
互助社是寄宿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以自愿参与为原则,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组织的管理中来。
社工作为服务者、协助者以及联系人,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和增能理论为指导,多角度促进儿童多元参与,协助儿童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并互帮互助,同时为寄宿留守儿童链接社会陪伴资源,以建构强化他们住校期间的社会支持网络。
团队社工通过海报、宣传单、寝室探访、集中宣传等方式告知所有寄宿留守儿童互助社的相关事项,先后共招募成员56名,占总寄宿留守儿童的93%(而确实无法参加互助社的几名儿童,社工采取自决原则并作为个案关注对象提供相关支持)。
互助社每周固定2-3个晚上开展服务,主要侧重“陪伴”与“互助”,由社工、志愿者等引领社员一起进行主题活动,学习以及玩乐;
同时以“三余”互助社组织化的引导,培养儿童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以促进留守儿童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并达到促进住校留守儿童自我管理和参与意识、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以促进住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联动的组织:联结行动的团队
从组织架构来看,“三余”互助社形成了以老师为主导、社工协助、各组组长参与管理的模式。项目团队根据互助社的长远规划及设计,成功邀请到了学校老师(兼生活老师)作为互助社的社长,为互助社总负责人;
在服务活动进入正常轨道后,将全体成员分成了5个小组,并单独进行团队建设,各组选出了组长,确定了队名及制定了口号等等,再通过小组任务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
各小组保持在10人左右,囊括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组长1名,负责小组内部的管理,以及团队任务的指挥、协调。
社工对于整个互助社进行统筹,以及负责服务的提供,并进行组织架构的搭建,调动成员参与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等等,服务重点是引导组长发挥模范作用并培养组长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社工也为互助社建立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积分制度。
迈开的步子:参与互助中增能
为了更好地引导寄宿留守儿童参与“三余”互助社,并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彼此健康快乐的成长,团队社工借鉴社会和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y)以及正向成长的部分能力指标,构建了“三余”互助社的“四维”能力发展目标。
一是互助意识训练,培养社员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引导社员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提高社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包容理解、互助合作以及分享及支持。
二是参与意识培养,即培养社员参与互助社管理、小组内部管理,引导社员进行自我管理,提升“明确的团体或集体身份、能建立目标和做出抉择”的能力指标。
三是关系能力提升,提高社员积极健康的人际互动、交往能力,促进社员与健康成人、益友、同辈、社会等建立更强的情感关系;协助社员与同学、室友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正面的人际关系,并具备较强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四是正向能力引导,即提高社员的自我效能感、抗逆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以及负责任决定的能力,协助社员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应对成长转型和生活压力、能处理负面情绪和应付逆境、能分辨是非及对自己行为负责。
具体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注重为互助社成员去标签和增能,通过“说出我们的故事”、“优点大轰炸”等主题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再通过“接力传输赛”、“联合走出迷宫”等游戏促进孩子间的合作意识培养;随后再逐步创造情境促进参与、关系建立以及积极自我的建构。
在整个过程中,社工充分给予每位成员细致、真诚的肯定,也与社员约定使用“你很棒”“我可以”等正向词语。
陪伴教育服务模式示意图
总结
寄宿留守儿童的陪伴教育不是一时的,儿童的参与和自我管理、社工的服务、志愿者和学校老师的参与等都是为了把陪伴教育服务持续更好地推进下去。
“三余”互助社是持续服务的基础,也是关键,互助社“社长+组长+社工”的管理模式是为了促进互助社良性运作,而寄宿留守儿童真正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管理团队的能力、成熟的体制、在培养第一批管理团队的同时也需要着手下一批管理团队的筛选与培养。
项目探索的陪伴教育服务模式,最主要的是多元联动下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
以“三余”互助社为基础的陪伴教育服务,主要由JM乡政府整体统筹,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JM乡中心小学校联合开展,川外扬光“三区”计划项目团队/社工、学校教师、西部志愿者、政府职工、走读学生为陪伴的主体,其中以社工为核心,服务涉及儿童互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关系能力和正向能力的提升。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