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通讯
世界水日再提蓝藻治理,蔚绿给出科技回答
2022-03-14 10:04:53来源:网络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不能否认的是,某种意义上中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的“穷”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保护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刻不容缓。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生态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大热议题,水环境保护尤其是蓝藻水华治理问题,成为诸多备受关注环保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认为,目前许多人对蓝藻水华问题认识不深,认为蓝藻水华问题只需通过治理水体污染就能解决,无需研究蓝藻水华的基础科学问题。但十多年的治理实践表明,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的蓝藻治理仍未达预期目标,甚至有加重趋势,现有措施甚至不足以控制污染源。

所以“加强大中型湖泊蓝藻水华暴发和治理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加强知识供给”,为藻华治理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水生态治理成效,已势在必行。

蓝藻水华缘何“顽疾难愈”?

蓝藻在地球上已生存了几十亿年,曾经为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一些大型湖泊等天然水体从贫营养状态迅速积累营养,发展到蓝藻水华暴发,藻华问题也日渐突出。

目前我国针对藻华问题,传统治理的手段一般分为三种:化学法最为高效,但杀藻剂、絮凝剂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已被严令禁止使用;物理法最为传统,靠人力打捞蓝藻、藻水分离,较耗费人力;生物法则是通过养殖食藻的淡水鱼类,调节生态系统结构。但藻华污染严重时,鱼类根本无法形成大的族群,无力与暴发期的蓝藻抗衡。

加之蓝藻迅速的繁殖能力,使得蓝藻水华问题反复频发。蓝藻水华也早已从当初“被动”的角色,悄然成为当今水体生态治理聚焦的主角。

如何在已经频发蓝藻水华的大型水体中,科学高效消除蓝藻水华?似乎我们可以从蔚绿的水处理经验中得以借鉴。

治藻华≠治污染,传统手段亟需迭代升级,国际经验值得借鉴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在用水安全和水资源处理上,有着卓越的技术及丰富经验。来自以色列的蔚绿水科技公司(BlueGreen Water Technologies)在深入研究蓝藻水华的周年适应性、群落演替及藻毒素、蓝藻种群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发生等科学问题基础上,将“早期干预+高效治理”相结合,提出了全新的科技“智”藻解决方案——卫星图像监测预警分析系统“湖卫瞰”+“湖卫氧”。

对此,蔚绿水科技大中华区CEO王朴女士认为,传统的打捞处理方式,只适合小范围治理,清理速度往往跟不上蓝藻暴发期的繁殖速度;化学药剂处理方式则会产生一定环境问题。只有不断优化、突破传统治理方式,借助科技手段高效环保地清除蓝藻水华,才是蓝藻治理的重点。

而相较于传统人力打捞、喷洒遇水即沉的化学药剂等方式,蔚绿的“湖卫氧”施用方法不仅用量更省,而且能漂浮于水面自主寻找藻类。作为可漂浮缓释配方,漂浮水面自主寻找藻类的黑科技特性使“湖卫氧”能依靠自然力量,如风和水流等,模拟蓝藻的运动模式,与蓝藻一起漂移,确保有效成分能与蓝藻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精准靶向治疗”,通过实践检验最短24-48小时内即可见到显著成果。

图为湖南省岳阳市南湖蓝藻水华治理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湖卫氧”依靠的是强氧化的作用机制,分解产物仅为水和氧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配合蔚绿水创新的卫星图像监测预警分析系统——湖卫瞰,能够直观地监测大型水体的蓝藻发生/暴发情况,辅助蓝藻早期治理决策, 真正实现“防治一体”,为中国绿色生态建设及各大水域环保治藻打开了新思路。

图为卫星图像监测分析系统——湖卫瞰

滴水如金。随着全国两会相关水环保、水处理问题的热议,以及世界水日的到来,将中国水环境水资源保护的关注度再次提升。而在蔚绿人心中,每天都是世界水日,每天都在争分夺秒。面对蓝藻水华治理的世界性难题,蔚绿水科技不断突破关键性技术,持续提升科技“智”理生态的水平,以新技术、新手段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生态成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助力中国真正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好未来!

【关于蔚绿水科技】

蔚绿水科技有限公司(BlueGreen Water Technologies,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水环境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水环境相关的问题解决方案。在中国、以色列、美国、南非、俄罗斯都已有成功案例。湖卫产品及卫星图像监测系统,能在高效治理蓝藻的同时,支持主管部门及时识别和干预早期发生蓝藻水华,避免水华全面暴发的严重后果。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www.bgtechs.cn。

编辑:张凤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