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入情、入景、入脑、入心?“电影+党史课”或可成为一个切入点。今年3月起,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以党史电影展映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以志愿讲课服务为方式,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迅猛“破圈”。截至目前,该活动共计举办2188场,111008人次于光影之中,汲取红色力量。
重现红色光影
党史学习教育迅猛“破圈”
电影是柔软的、流动的艺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今年暑期档,《守岛人》《1921》《革命者》等多部红色电影轮番献映,在网络平台引发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热度之下,是一大批走进电影院观影的青少年群体,在流动的光影中,为红色浪潮所浸润、洗礼。现象之外,一条更轻盈、更生动、更有效的党史学习教育路径似乎明晰了起来——以电影为媒介,让“红色”入情入景,入脑入心。
而在这一点上,苏州显然是有先见之明的。早在今年3月,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明办就将电影与党史课有机结合,启动了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以党史电影展映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以志愿讲课服务为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持续深入推进,举办场次共计2188场,111008人次参与其中,参与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几乎实现了多年龄段全覆盖。
“电影+党史课”何以在苏州突破圈层、掀起全民学习党史的热潮?善用、活用红色电影资源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于浩瀚影史之中,选取那些蕴含红色精神的优秀电影,犹如“昨日重现”一般,系起联结群众的“光影纽带”。
《建党伟业》《红星照耀中国》《野火春风斗古城》《上甘岭》《十八洞村》等20部党史主题的优秀电影被选中,在全市范围内放映。一幅幅光影长卷,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娓娓道来。光与影、声与情,或铿锵激昂,或悲壮苍凉,或豪情万丈,银幕亮起,时空的距离被瞬时缩短,潜移默化中,观众被鼓舞、被激励、被感染。
前不久,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青春社区的一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让社区里的几十名少年儿童久久不能平静。课堂上,志愿者为孩子们放映了经典抗战电影《二小放牛郎》,并配以导赏讲解。流动的光影中,放牛娃王二小的英雄故事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王二小历尽艰辛给八路军送信,回村后发现姑姑兰英被敌人抓住了。为掩护乡亲和八路军伤员安全转移,他用歌声吸引敌人的注意,将其引入埋伏圈,自己献出了年仅9岁的生命。
观影完毕,一名叫陈怡的孩子默默流下了眼泪,“看完电影真的很感动,志愿者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电影里的人物和故事,带我们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我都是流着眼泪唱完的,真的感受到了英雄少年王二小的那种精神。”
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中,一部红色电影就是一颗红色的种子,以静默无声的力量,破土、发芽,将根脉延伸至深处、远处。
创新服务形式
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燎原
如果说“电影+党史课”的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突破既有受众,实现全年龄段的纵向“破圈”,那么,苏州大市范围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活动开展的平台,则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电影党史课在苏城全面开花,实现横向“破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电影党史课扎根的“有机土壤”。这些星火样的站点,以富于创新、纷繁多样的服务手段,整合公共资源,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提升,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以张家港为例,电影党史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进行点单预约,以“智慧云发布+自助点单”模式推进,确保供需对接“清单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对于不具备观影条件的单位、村(社区),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级理论宣讲服务平台——追梦学堂还可为其免费提供场地。活动开展以来,已有4000余名张家港市民参与其中。在苏州的其他市、区也是如此,其中,常熟市和吴中区的参与人数已突破2万大关。
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电影党史课也有了更多样化的可能。7月初,为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要求,市委宣传部牵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家门口的暑托班”,在全大市105个文明实践所、2105个文明实践站中选择100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陆续开设公益暑托放心班,以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实际困难。电影放映作为其中的一项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暑期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此之前,由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明办指导,中共姑苏区委宣传部、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主办,姑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姑苏区少年宫)承办的“姑苏杯”少年儿童红色电影配音大赛也已启幕,并将从6月一直持续至8月。作为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的一次创新之举,此次配音大赛要求参与者从赛事组委会推荐的《童年周恩来》《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20部经典红色电影或其他红色电影中选取段落,扮演其中人物并为其配音,声情并茂地再现光影中的红色英雄。据了解,该活动受到了全市少年儿童的积极响应,反响十分热烈,目前已收到参赛作品近千件。
集结志愿力量
映前微党课入情入心
自今年3月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开展以来,宣讲员、放映员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犹如一根根丝线,将观众与银幕上的红色光影连接起来。
“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是顽强拼搏、咬紧牙关的拼劲。那时的中国需要用一场赛事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国力。于是,承载了这一切的女排,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悲壮;如今,我们对女排精神也有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新定义,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自尊、自信、自强的鲜活注脚!”4月初,在高新区通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堂电影党史课上,宣讲员王江君动情地为观众做映前导赏。
15分钟的映前导赏,事实上也是一堂微党课。而王江君所在的苏州干部学院讲师团,则是此次活动中一股尤为重要的宣讲力量。苏州干部学院院长钱东东告诉记者,为保证电影党史课的质量,学院特别成立了22人讲师团,“这些讲师均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学院里的骨干教师,大家在宣讲前反复观看影片、精心制作课件,力求将影片背后的党史故事、影片的现实意义等传达给现场观众。”
在影片放映端,放映员志愿者们也投身一线,确保电影党史课在苏州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顺利开课。吴中区长桥放映队的放映员杭雪林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退伍军人,今年他的放映量比往年多了一倍。依托吴中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优势,他在完成本职放映工作的同时,主动与残联、团委和教育局联系,让这些特殊的观影人群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他先后邀请组织伤残人士及退伍伤残军人90余人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中来。他除了放映电影,还引导观众与讲师互动。
一股股志愿力量,将一部部红色电影,输送到苏城的各个角落。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百所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影党史课”活动仍将持续推进,让更多人从光影中汲取红色的力量。 (苏州日报记者 王敏悦)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