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王义富在施洋小学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仲夏时节,徜徉在湖北省竹山县城街头,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景观树木郁郁葱葱,经过治理的堵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山、水、林、园、城融为一体,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近年来,竹山县坚持党建引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明创建工作要求,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巩固成果、提高水平、拓展深化、增强实效上下功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丰厚文化沃土。
为民创建让城市更美好
竹坪乡安河口村公推公选道德模范。
2018年以来,竹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要求,明确首创必成的创建目标,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挂帅的创文指挥部,先后召开10余次指挥长会议,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县文明办和五创办合并组建创文办,抽调40余人集中办公,对标对表完成文明创建各项任务。营造浓厚文明创建氛围,全县上下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党员当先锋做表率、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适应发展要求,城市建设更有现代感。秉持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现代城市理念,累计投入9亿元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持续推进“满园春”“碧水”“阔路”等行动,营造天蓝水清、路畅城美的宜居宜业环境。户外休闲公园、文化广场增至15个,休闲游步道增至14公里,城市绿化率达80%以上,堵河水质始终稳定在Ⅱ类,改造7条城市主次干道和出城通道。抓实医院、学校、县直机关迁移出城行动,新建5个城市综合体和一批专业市场,有效缓解城市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承载压力。实现交管、运管、城管三套视频并网,数字化城管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新增3套路口红绿灯,新建文明候车厅88个,在建2座人行天桥,启用礼让行人抓拍系统。
文明竹山在行动
回应群众需求,城市治理更有人情味。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理念,既有序有力推进文明创建,又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大力开展“八大补短板”行动,改造老旧小区30余个、农贸市场2个、公厕18座;基础设施修复率、背街小巷亮灯率、市政设施完好率均达到100%;“五小工程”顺利推进,15分钟生活圈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综合文化站,5个综合文化站软硬件全部达标。在城区施划临时停车位4000余个,安装隔离护栏2300米,新增斑马线20余处,规范了车辆停放行为。在引导商贩入市交易的基础上,新增13个临时蔬菜售卖区。持续开展“清朗人行道”“清朗楼梯道”等集中攻坚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党员下沉社区、干部职工入店入户包保等志愿服务活动,与群众携手营造美好生活空间。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商铺”创建活动,引导商户抓好“门前三包”。
顺应精神追求,市民行为更具文明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民争做文明市民,用实际行动参与文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一是成风化人,提升市民素质。持续开展文明创建“七进”、小手拉大手、公筷公勺等活动,广泛宣传《文明竹山30条》,首创“创文精神罚单”,组织志愿者累计劝导不文明行为近万人次,媒体曝光不文明出行行为12批次,引导市民遵守文明守则,养成文明健康好习惯。二是立德树人,倡立时代新风。大力开展“十晒十比十评”活动,评树各类身边好人2000余人,表彰道德模范100名、美德少年30人、优秀“十星级”志愿者4000余名。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焕云、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典型王义富、全国美德少年徐航等一批先进人物。推出“诚信红黑榜”3期,让守信者得激励、失信者受惩戒。三是厚植人文,打造精神高地。围绕“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建设目标和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要求,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志愿之城创建、文明创建“七进”宣教、公益广告景观升级等活动,深化“十星创建·精神脱贫”行动,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推动县域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2018年初,竹山县获得全国第六届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通过三年扎实创建,2020年成功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同时,该县人民检察院、宝丰镇龙井村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村殊荣。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时期,该县主要任务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基本实现。
下真功夫让群众更幸福
文艺汇演进社区
同心铸就文明城,新起点上再出发。“十四五”时期,竹山县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擦亮“十星发祥地,全国文明城”名片,聚焦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区”“一体系三驱动”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继续夯实“十星创建·精神脱贫”、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文明创建成果,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导向作用更加凸显、“五大创建”活动更加富有生机活力,实现质与量同提升。巩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保持各镇、各村争先创优良好创建态势。乡风文明和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新成绩,新争创1至2个省级文明村镇,市、县两级文明村镇占总数的70%以上;文明单位创建持续深化,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创建经验推陈出新,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明农户、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蓬勃开展,在家训家风、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文化艺术小志愿者在麻家渡镇实践所开展剪纸培训。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持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等群体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道德规范的刚性约束和鲜明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尚。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深化,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网民道德素质显著提升,网络空间变得更清朗。
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全面开展“修身”行动,促进群众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群众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高。通过开展“足印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劝阻不文明行为,群众社会公德、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推进“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文明创建工作,弘扬文明新风尚。
竹山县全力创建志愿之城启动仪式
全面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工作体系,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一批工作创新品牌;抓好公共文明行为规范普及,在中小学生中实现全覆盖。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好、管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完善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使用、激励制度,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基金会正常运行;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保持在常住适龄人口的13%以上;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化操作成为常态,示范引领效应明显;实施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项目30个以上;提升文明实践活动覆盖面,覆盖常住人口达50%以上。
打造文明创建工作亮点。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措施,在社会动员、文明城市(县域文明指数)测评、约束不文明现象等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上取得突破。积极探索创新,把“互联网+文明引导体系”建设、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九倡导九禁止”、“学知行劝,家校共建”活动打造成文明创建亮点。
万里征途风正劲,千钧重担再启程。面向未来,竹山县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文明创建工作的新作为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建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持续增进、良好社会风尚日趋浓厚,给发展带来机遇,给城市带来变化,给群众带来实惠,有效提升对外美誉度和知名度。(十堰日报记者 王靖 通讯员 严耀琴)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