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logo评审现场
厦门,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左贡,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为爱与坚守紧紧相连。一直以来,318国道左贡境内路段周边村庄群众自发清理沿线垃圾,用无私奉献点缀“最美318”;而在厦门,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70万,志愿服务体系完善,项目化运作机制成熟。如何巧妙引入“厦门经验”,助力志愿服务之花绽放雪域高原?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给出了他们的解答。
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今年5月,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推动下,左贡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自此,左贡县志愿者们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自成立以来,左贡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策划打造了“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聚焦藏区青少年和儿童身心健康。截至目前,短短两个月,该项目落地子项目5个,筹集资金近100万,直接受益青少年儿童4000人次。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提升爱心聚合效应
志愿服务常常被称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是人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左贡群众淳朴善良,自发性开展志愿服务的例子比比皆是。”左贡县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黄新聪表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阵地依托,能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今年5月,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左贡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
据悉,左贡县现有青少年1.9万人,各级各类学校55所。联合会一经成立,就启动了重点关心、关注藏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提升工作的“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为提升左贡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形象,扩大“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6月,“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举办标志、标准字设计有奖征集活动,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设计师的踊跃参与。
“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力量,就能汇聚人间大爱!”此次征集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黄生伟表示,其为“格桑花开”项目设计的作品,以心形为基础,寓意志愿者热衷公益的赤子之心,用四方连续传统吉祥表达互帮互助、心心相连的真挚情怀,整个标志象征着志愿者为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信仰如同漫山遍野的格桑花绽放雪域高原。作为“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的专属标识,此次活动一等奖作品将更好地对外宣传和展示项目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公益。
“‘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旨在进一步促进更多社会公益资源落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援藏工作的内涵,促进民族团结。”左贡县财政局副局长、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员陈晓东表示。
整合社会公益资源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以“格桑花开”品牌为依托,目前,“格桑花开 无疣无虑”“格桑花开 大爱聚力”“格桑花开 豆蔻成长”“格桑花开 青春奔跑”“格桑花开 书香珠然”五个子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公益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志愿者的心,也吸引了更多爱心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牵线搭桥,福建省6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为“格桑花开”五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格桑花开 无疣无虑”项目率先落地,在福建省陈章辉福信慈善基金会、厦门市仙游商会的支持下,4月至今,该项目已成功举办三次治疗活动,成功为近三百位学生解除疾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广大群众注重日常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藏区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7月10日上午,“格桑花开 大爱聚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左贡县田妥镇小学举行。现场,大G•福建俱乐部为田妥镇小学送上了8套希沃智慧黑板、3套乐私塾远程对接设备及6套麦克风等设备,总价值40余万。田妥镇小学校长达瓦登珠说:“‘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很有意义,让社会各界更多关心支持小孩子教育成长,大G•福建俱乐部成员送来了高端的远程教学设备,促进了我们和厦门的学校更加紧密共同进步。”
此外,“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项目中,还有3个子项目即将落地,将为当地青少年儿童带来多方面帮助。其中,由恒安集团支持开展的“格桑花开 豆蔻成长”项目,助力藏区青春期女生的生理期健康宣教;由中鼎润誉公司支持开展的“格桑花开 书香珠然”项目,关注促进左贡青少年儿童提升传统文化兴趣培养;由福建省红十字会支持的“格桑花开 青春奔跑”项目,将助力左贡青少年儿童运动兴趣提高。
左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拥增次仁表示,以前,左贡志愿服务比较零散,接下来要和厦门援藏工作队共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项目化运作等,让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左贡一道靓丽的风景。
“厦门是志愿服务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很高的爱心城市,厦门援藏工作队将致力于把厦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等理念引进来。”黄新聪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除了策划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左贡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还将培育当地志愿服务队伍,努力在左贡促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进一步推动左贡社会发展进步的智慧和力量,助力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