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榜样人物
青联榜样说第29期 | 林新嘉:以志愿之名,赴十年之约
2021-01-08 11:05:10来源:安徽生活网

编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现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五四”,是奋斗的号角;榜样,是青春的华章。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青春之名担当奉献,用奋斗之路书写无悔人生。安徽省青联按照全国青联部署,动员各级青联组织,联合多家媒体单位重磅推出《青联榜样说》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细数他们负重蝶变的耀眼青春。

林新嘉

,女,1988年生,安徽六安人。现任六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六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六安因心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理事。

初遇公益的林新嘉,还是皖西学院经管系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在上大学时期,和六安本地的一家志愿服务组织一起去山里看望贫困孩子。当看到这些孩子的第一眼,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帮孩子,从她们的眼神中,看到了纯真、善良……她有了去山区支教的想法,觉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换来一些人的快乐和笑脸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志愿之路,困难重重

就这样,大学毕业的林新嘉如愿踏上她的志愿者之路。但是,志愿者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平坦,因为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需要一定社会交际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的公益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遭遇各种困难及问题,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当然,虽有客观的外部环境因素,志愿者本身的素质和思想认识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说志愿工作在人们的心中是非常崇高的,但是真正做起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接踵而来。

林新嘉回忆起自己最初从事志愿者工作的时候,遭遇了很多烦恼与困惑。其中沟通成了最大的难题:“想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和别人沟通并不容易,部分被服务对象和劝导对象可能会对你有抗拒心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让你感到深受挫折,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继续当一名志愿者。”

但这并不是打败她的理由,在后面的工作实践中,林新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认为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全面的组织计划,在活动开展之前,就要细致筹备,未雨绸缪,才能万无一失。一场志愿活动必须有严谨的策划准备,才不会出现遗漏,志愿者也能更加自信地做好工作。

第二就是培养抗压能力,因为有时候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当你面对实际情况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你。此时就考验应变思维及抗压能力了。这种能力需要长期磨炼而来。在工作过程中,要逐渐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求助于他人也是一种捷径,不能过于钻牛角尖。

第三就是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组织必要的心理培训课程,让团队成员更加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种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志愿者克服自身情绪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志愿者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情感需求,以帮助志愿者更加顺利地融入服务对象的世界中。

林新嘉认为遭遇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她看来如果只是安逸轻松,要志愿者做什么?要拥有乐观的心态,正视一切困难和挫折;用自己的心去包容一切,用自己的爱去理解一切。毕竟,志愿服务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是一份需要爱的工作。

以家人之名,延续志愿之路

志愿之路并不平坦,家人的态度也成了林新嘉路上的小挫折,一开始她的父母并不理解她在做什么,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年轻人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生活上,甚至还有亲戚在她的父母面前讽刺:一年能挣多少钱,还要去搞公益!林新嘉知道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面对这一切,林新嘉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带着父母一起参与公益活动,带他们去服务比他们年纪更大的老年群体,去做与老人一起包饺子、帮老人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的,父母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现在,她的父母甚至每周都会询问她:这周有没有活动啊?我们可以参加吗?爸爸会修小家电,他就去帮居民免费修理一些小家电,等等。对于爸爸来说,可以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一些人,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林新嘉感动万分,称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十年志愿,已成习惯

不知不觉,林新嘉参加志愿者工作已有10年了,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参与六安市的各类公益活动,如邻里邻好、爱心送考、环保志愿行、公益助学,到牵头发起大型公益类项目,2018年至2019年依托社会福利基金会,在网上发起公益众筹,项目名称为心意行动,连续两年筹款近两百万,成为团中央伙伴计划三星项目。

2019年,在对这份公益事业坚定不移的热爱中,林新嘉发起成立了六安市因心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她担任机构法人,想以此带动更多的团体和志愿者投身六安市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还发起决胜脱贫助力新希望项目,为六安市特殊特困青少年,募集三十万元,用于助学助病。

林新嘉感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这些年来,城市变化最大的就是市民素质的提升和环境的变化,几年前街上翻护栏、横穿马路、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出现,现在市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排队乘车、文明出行等方面体现出来,文明礼仪已成为一种风尚,都争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十年间,林新嘉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林新嘉的志愿路好像从未改变,还是从前的那个不忘初心的青年,依然走在志愿的前线!

我志愿,我快乐

志愿者就是自愿奉献和服务市民,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为这城市的靓丽风景作出自己的贡献,参与创建工作,见证城市变化。

很多人对公益和慈善的理解不明朗,很多人问林新嘉,你一年收入可能都没有人家一个零头多,还做公益,她笑笑说:“我是做公益,不是做慈善。公益,参与的是大众,这些人可以是平凡的你我他任何人,我们拿着微薄的收入,但是我们有热爱生活的热情,有共同的目标和爱好,能够愿意用我们微小的善举影响他人来参与我们,来和我们一起为了达到某种变化而努力,这是公益,并不需要我们一定要拿出多少钱或者资金去投入,实际上,每个人最宝贵的是时间,当你愿意把时间分享给你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你已经在投入了。”

林新嘉认为公益,就是用你的行为,用你的知识,用你的实际去影响更多人,领导更多的人来参与公众事务。

林新嘉呼吁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真正体现“我志愿,我快乐”的初衷。

只有在自己亲自去参与才能体会,在众多的接触中,在一起文明劝导,在一起服务社区时,那么自觉,那么主动,那么无怨无悔,脸上的笑容也是那么纯真可爱。

媒体支持单位

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数字安徽、安徽青年报、安青网、中国网韵动安徽、安徽生活网、安徽校媒联盟、安徽新媒体集团、万家热线、合肥论坛、合肥日报、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点聚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淮北日报、宿州电视台、滁州市广播电视台、六安交通音乐广播、宣城市广播电视台、安徽启蒙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皖江论坛、黄山市民网络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安徽皖云传媒、中国公益新闻网、公益中国网、六安城市网

本期采编:安徽生活网 王刚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